台灣節慶之一的端午節,每逢此時最期待莫過於大啖各式各樣的粽子,北部粽、南部粽、湖州粽、鹼粽,不同風味各有千秋,每種粽子的營養破綻問題都不太一樣,快看看自己支持的粽子營養分析結果,和他們如何破解吧?
運用筍殼粽葉包裹前,先將糯米和餡料先一起爆香,再蒸熟是北部粽的特點,所以熱量和油脂量都偏高,而整體六大類份量上,有全榖雜糧類偏多、豆魚蛋肉類不足和蔬菜分量極少的問題
麻竹葉粽葉,直接將生的白糯米與炒好的料包在一起,以水煮的方式烹煮熟透,屬於南部粽,所以油量和總熱量也相對較低
不過它和北部粽一樣,也有豆魚蛋肉類和蔬菜類缺乏的問題,不適合當作一餐單獨食用,建議可搭配一碗蔬菜和1-2份的豆魚蛋肉類(一份約為女生三隻手指頭的大小)填補破綻
形狀較長,餡料單純,圖中是以鹹的外省粽當作例子,可以發現它全榖雜糧和油脂類的份量都算適中、豆魚蛋肉類份量也不錯,反而是蔬菜類幾乎沒有,這時額外燙個青菜或喝碗蔬菜湯來補足所需是個不錯的方法
小顆看似無害、清爽,更是少數適合冰涼享用的粽子,通常會被當作點心,而非正餐。成分中除了全榖雜糧外,為了增添滑順的口感還會額外添加油脂,是第一個破綻
此外,大家會習慣拿鹼粽來沾蜂蜜或果糖一起吃,兩湯匙蜂蜜約等於3.6顆方糖;兩湯匙的果糖則約有4顆方糖;以一天上限量10顆方糖來看,攝取量已逼近一半,這告訴我們,若當天有吃沾了糖的鹼粽,就盡量不要再吃含添加糖的食品啦!
以一般每日熱量攝取1800大卡的成人為例,除了整日要記得攝取乳品類和堅果種子外,一餐的食物建議分量,可以分配約:
全榖雜糧類4份、豆魚蛋肉類1.6份、蔬菜類1份、水果類0.7份、油脂類1.3份
而一顆粽子的份量約為4份全榖雜糧、1份豆魚蛋肉和1.5份油脂
整體來看,粽子其實提供了足量的全榖雜糧類、油脂類和少量豆魚蛋肉類,若能在一餐中搭上蔬菜、水果等缺乏的食物類別,例如:配上一疊深綠色燙青菜(蔬菜類1份)、兩格傳統豆腐(豆魚蛋肉類2份)及一顆小蘋果(水果類0.7份)
就是均衡剛剛好的一餐,是不是很簡單呢?
端午佳節,大家開心過節吃粽子之餘,也別忘了透過粽子種類的剖析,妥善搭配食材,也可以應景又健康,祝大家端午節快樂:)